會展業推動“十一”黃金周消費市場發展
2020年“十一”黃金周適逢國慶節、中秋節疊加,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,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展覽及節慶活動,消費需求加快釋放,市場人氣持續攀升,在振興消費信心的同時,消費市場也在加快復蘇,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不斷釋放,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。據商務部監測,10月1日至8日,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.6萬億元,日均銷售額比去年“十一”黃金周增長4.9%。
一、商品消費持續升級
“十一”期間,在各類促銷活動帶動下,吃穿用等基本消費需求穩定增長,有機食品、汽車、智能家電、金銀珠寶等升級商品銷售增幅明顯。
北京、廣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寧夏等地創新舉辦汽車展,各大參展車企與演藝、娛樂等行業跨界互動,為消費者帶來一場汽車消費盛宴。北京、浙江、云南重點監測汽車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3.5%、20.3%和14.1%。
各大商場樣式新穎的秋冬服飾全面上市,深受消費者喜愛,消費趨向個性化、品牌化和高檔化。遼寧鞋帽類、吉林服裝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5.8%和14.2%。
北京、福建重點監測金銀珠寶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.3%和10.2%。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異?;钴S,吸引境外消費回流效果明顯。黃金周前七天,海口、三亞、瓊海等4家免稅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67%,免稅購物人次同比增長64%。
二、服務消費火熱升溫
黃金周期間,餐飲、休閑等服務消費快速升溫,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。團圓宴、婚慶宴、親朋宴等推動餐飲市場快速復蘇,大眾餐飲、“光盤行動”、“剩菜打包”等節儉用餐引領主流。河南鄭州的黃河大鯉魚備受食客青睞,四川部分餐飲老字號、網紅餐飲人流量同比增長10%-20%。河北部分餐飲企業推出小份菜、半份菜,讓顧客吃得飽吃得好,云南部分餐飲企業開展“餐飲美食薈萃促消費”活動,引導消費者按需點菜、剩菜打包。四川、浙江、內蒙古、廈門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.0%、23.4%、21.7%和18.3%,廣州到店餐飲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%。
看電影、逛展覽、觀演出、去健身等成為居民休閑度假的熱門選擇?!笆弧鼻?天,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,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。青海的特色書吧成為節日期間人們“打卡”的熱門場所,青島的“國風詩歌朗誦+現場書法”成為市民最潮最劃算的節日體驗,河南濟源王武老街“山海幻境”夜游單日游客量超1.5萬人次。
中國會展綜合報道
來源: 商務部
編輯: 孟 楠